WFU

2018年1月30日 星期二

【電影】終極追殺令 Leon:The Professional

看到尚雷諾 (Jean Reno)、蓋瑞歐德曼(Gary Oldman),忍不住就停下來,又看了 1 次。
同樣 1 部電影,在家看和戲院看差別就在 專心度。
在家雖然專心度不夠,看到什麼是什麼,也是 1 種緣份或訊息傳遞。



【What's your name, Angel?】

這天印象最深的是 DEA agent Stansfield (Oldman 飾) 問想要暗殺他的小女孩 (Natalie Portman) 叫什麼名字 What's your name, Angel?

“Angel”
覺得這個字(感覺)用得太妙了!!!
極大反差,如同這位喜愛古典樂的邪惡探員,用貝多芬、莫札特、布拉姆斯的音樂(風格)來詮釋殺人的節奏強度......

【暴風雨前的寧靜】

I like these calm little moments before the storm. It reminds me of Beethoven.

Can you hear it? It's like when you put your head to the grass and you can hear the growin' and you can hear the insects.

You don't like Beethoven. You don't know what you're missing. Overtures like that get my... juices flowing. So powerful.

I looooove Mozart! But for this kind of work, he's a little bit light. So I tend to go for the heavier guys. Check out Brahms. He's good too.

【暴力美學】(take a look)

這畫面的安排真的挺......
從時鐘的鏡頭開始,趁著配樂,1 個個人物接續出場,好似時裝秀在走台步!
最後,“主角” 現身,出奇的表情和肢體,並以貝多芬、莫札特、布拉姆斯的音樂風格來詮釋貫穿這場 “秀” 的內容,真的很精彩 — 只是殺人的畫面還是太可怕了🙈

【聽古典樂的邪惡探員 vs 吃素講原則的職業殺手】

相較於蓋瑞歐德曼的歇斯底里,細心呵護盆栽且講求 “no kids no women” 殺手原則的 Leon (尚雷諾 飾) 彷彿是吃素的道德者,這就是戲劇/劇本的張力吧。

【給他人 1 條生路也是給自己】

結局,如果 Gary Oldman 沒有聰明到發現到逮到 Jean Reno,而讓 Reno (幾乎就要)死裡逃生,那麼 Oldman 也許將可以繼續活著(為非作歹),不過這場 “追殺令” 也可能會沒完沒了。。。

Stansfield:
“It's when you start to become really afraid of death that you learn to appreciate life... I take no pleasure in taking life if it's from a person who doesn't care about it.”

Well... 對於殺手 Leon 來說,對於死亡或許隨時都有準備也不害怕,只是當生命可能開始要有意義時卻為時已晚。。。剛好符合 Stansfield's pleasure of taking one's life ——————

THE END.

【寫在後面】

據說這部影片有美國版和國際版(導演版/加長版),在尋找資料時,發現他人的觀看心得/影評,關於盆栽、開門透光、殺手和小女孩的社會邊緣處境、失根、空虛、超齡、純真等詮釋和象徵。。。

Léon: You need some time to grow up a little.
Mathilda: I finished growing up, Léon. I just get older.
Léon: For me it's the opposite. I'm old enough. I need time to grow up.

\\\///
Léon: [referring to his plant] It's my best friend. Always happy. No questions.

覺得(對白)文字很美,發人省思,若進一步解釋,有時候反而會少了些味兒,好比千層派或綜合香料咖哩,拆解片片或各別香料品嚐可能就無法體會美味來自的豐富層次。。。

撇開深層的比喻或象徵,從這部片我學習到擦拭盆栽的葉子 :)

另外 1 個小插曲,這天看片子一時想不起 Gary Oldman 的名字,這種時候,我就會開此從英文字母 A B C... 開始默念,試著憶起,嘿!再次成功 ^^ 你也這麼做嗎 :p

最後,看到尚雷諾 & 盧貝松《Leon》,就會想到《The Big Blue 碧海藍天》
兩部都很美,不同的美,1 動 1 靜,後者會讓人陷入沉思。。。

莫非這是靜的力量?
天下莫柔弱於水?

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電影】色遇 The Tourist

今早在電視上看到這部電影,開啟 1 天的好心情!

事前壓根兒不知這部電影,沒看過預告,沒聽聞過,不知卡司,ZERO,一無所知,完全跟著影像,一幕一幕地開啟旅程揭曉故事。

【語言】

電影一開始說著法語,然後出現義大利文,之後還有俄文(後來上網查資料得知),勾起我對認識/學習語言的興趣。

話說日前我日前才報名了西班牙語課,也想學阿拉伯文、波斯文(覺得文字很像圖畫),很久以前也曾在網路上研究過印度文(Hindi)、蒙古和西藏語文,哈,三分鐘熱度和好奇。前述 3 種語言(法、義、俄)當然也想學(也認識一兩句問候語,且俄語曾是我大學填志願時的第 1 外語選擇)。


總之,語言就像 1 扇窗,開起對外的世界。


【搭火車】

這 1 段讓我想起電影【愛在黎明破曉時 Before Sunrise】

  • 女主角選座位
  • 男主角一樣設定是(只會說 1 種語言的) dumb American
  • 男主角都在閱讀
  • 去餐車

Berlin Vendettaby Charles Torbett (虛構的,事實上沒有這本書)




《Madame Edwarda ; Le Mort ; Histoire de l'oeil》by Georges Bataille

《All I Need Is Love》by Klaus Kinski

more info1 info2

下了火車後的交談  I hate it.

I  hate in a foreign country each time I wear black or lose my temper ......  everyone always goes: “Oh, It's so French, it's so cute.”I  hate that.
                                                                          ──────────── 【Before Sunrise】
Different's good. Where I come from, the highest compliment they can offer a person is to say that they's down to earth, grounded. I hate it. It drives me nuts!
                                                                 ──────────── 【The Tourist】

【人物】

  • Oh! Johnny Depp. Oh Math.
Frank Tupelo 在火車上出現時,心想是強尼戴普嗎?越往下看越確定,越看越開心!有點矬矬又有點聰明 哈!

數學,自從看了天才納許【A Beautiful Mind】之後,覺得數學如歌如詩,真的是美麗境界》。

  • Paul Bettany
Acheson 探員剛好也有演美麗境界
  • Timothy Dalton
探長覺得眼熟,呵,就是 007 嘛。
  • 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
德國導演。原來是《竊聽風暴》的導演啊。
  • 「Starlight」by Muse
電影結束跑字幕時竟然聽到 Muse 的歌,哈 竟然也參一角 ^^

【主題】

根據維基,這部電影的 2 個主題(如下) 有意思,尤其是後者。很巧的是最近 1 個月內連續看到這位俄羅斯文豪的名字,上次是在花蓮的宿喜青旅(Comfy Hostel)的北歐雅房

  • The Roman god, Janus 羅馬 2 面神賈納斯的象徵
  • Dostoyevsky 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Demons】

不知到這 2 幅字畫和北歐的關聯,不過,我喜歡 ^^

導演說這是 1 部 帶有驚悚元素的旅人羅曼史(a travel romance with thriller elements),很難在金球獎的 喜劇類和劇情類 選邊,若是硬要選,喜劇!(哈!難怪我看完電影後 1 整天好心情 )

ps. 化成灰燼的碎屑還原成可解讀的線索,好強!

【後記】
這部片改編自法國電影Anthony Zimmer》。有機會要找來看看比較比較。

  • 感覺安潔莉娜裘莉比較精明,但我比較喜歡蘇菲瑪索 哈
  • 男主角 Yvan Attal 的另 1 伴竟然是 Charlotte Gainsbourg。哈!都串在一起。


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電影】穿著 Prada 的惡魔 The Devil Wears Prada

「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

遙控器轉到這部電影,停住,再看 1 次。
看到劇情中很多刁難,忽然覺得這也是種訓練,解決問題的能力?!
想到軍教電影中常出現的名言「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是否就是這樣?

向來覺得職場如職業球隊,不管再頂尖天才的球員,還是需要聽從教練的作戰策略,還是要訓練磨練以及服從。
球隊,職業選手攸關勝敗而已,但警政,軍隊……
台灣在“民主”“自由”“愛的教育”上是否過於濫用?
“訓練”“磨練”需取得平衡。

對於電影中主管的要求,覺得很不合理,BUT……
「be serious. You are not trying. You are whining.」

──────────── 節自《穿著 Prada 的惡魔》電影對白

大多時候我們都在抱怨,討拍。然而,我們盡力了嗎?

別說 try the best, even not trying at all, do we?
自問,是否曾經動腦曾經試著解決問題過?
還是都把問題丟給主管?
把檢討都指向主管?
“成功”“卓越”“頂尖”真的需要用“犧牲”換得嗎?

相信還是有平衡的“選擇”。
對,就是“選擇”。無論做什麼,都是你做的選擇,就是全力以赴。
夠努力,成功就會走向你。如果成功還未走向你,那就是時候未到。
就像很多電影都出現過的這句話說
「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 in the end, and if it is not alright, it is not the end.」
抱著最樂觀的態度是必須的信念。

「I didn't have a choice.」
「No, no, you chose. You chose to get ahead. You want this life. Those choices are necessary.」

──────────── 節自《穿著 Prada 的惡魔》電影對白

「…… 我打算離開時裝界。『我待在時裝界也嫌太老了。你不會了解,在時裝界當個推銷員也挺辛苦的。再過兩三年,我就得染髮啦。』」

──────────── 摘自艾瑞克‧紐比《走過興都庫什山》 Eric Newby《A short walk in the Hindu Kush》

你,終究握有“選擇權”。
Depends on what kinds of person you want to be.
Be SOMEBODY?
Be YOURSELF?
Be FREE!

「從你穿上 Jimmy Choo 的那一刻,你就出賣了你的靈魂。」
You sold your soul to the devil when you put on your first pair of Jimmy Choo's, I saw it.」

──────────── 節自《穿著 Prada 的惡魔》電影對白

每 1 段旅程都有學習都有其意義,收獲多少,在你。

「旅客要在每一個生人門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門。 人要在外面到處漂流,最後才能走到最深的內殿。」

──────────── 泰戈爾<Journey Home>